第278章 八大山人的题章_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
笔趣阁 > 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 > 第278章 八大山人的题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78章 八大山人的题章

  八大山人原名朱统,牛石慧原名朱统崟,二人是亲兄弟,也是清早期的着名画家。

  前者自不用说,光是拍卖单价上亿的作品就有三幅,亿以下的两三百幅。传世的作品不但多,还贵,成交总额超两百亿,居字画类名家前三。

  牛石慧差一点,字画平均价格在一百万左右,而无论是国博还是故宫,都收藏有两人的真迹,李定安还研究过。

  除此外,二人还是宁王朱权的九世孙,虽然王爵只传到第四代就被废了,但毕竟是大明宗室,家产颇丰,而且父祖都是当时“名噪江右”的名士,两兄弟的日子应该过的很滋润。

  可惜生不逢时,生于乱世。顺治六年,正黄旗旗主谭泰攻破南昌,狂屠二十万,兄弟二人躲入深山,改名换姓,双双出家。

  两人都是先当和尚后入道,朱统改名为“雪个”、“个山”,又自号“个山驴”,“道朗”、“八大山人”等。

  朱统崟则改为牛石慧,号行庵,当和尚时的佛号为法慧,当道士后又自号道明、明月、望云子。

  不论怎么改,两人的名字中都藏着点玄机,朗和明这两个字自不用说,就说“个”和“牛”,“八”和“牛”,合到一块刚好就是“朱”字。

  包括牛石慧这个名字也有讲究,朱统崟一般不会用,但凡用,写出来必然是草书,连在一起就是“生不拜君”,意思是有生之年绝不拜清朝皇帝。

  而且写的非常潦草,十个人见了有九个都认不出来,普通玩收藏的既便碰到这方印,也只会当成普通的老物件,而不会联想到八大山人的弟弟。

  包括两人的生平,李定安也只是大致了解过一些,知道兄弟二人一直生活在南昌和周边几县,但具体是哪,真不知道。

  如果不是看到神龛里的灵牌和典籍,从而联想到了朱权,他不一定能联想到牛石慧和生不拜君。

  所以能碰到这东西,完全是运气。

  此时再看,脉络一下就清晰了许多:牛石慧是宁王朱权九世孙,老道也说这枚印是第九代祖师的闲章,而且还说祖师是“道巫双修”。

  再加上之前付妍从他这里请的那几件东西,答案呼之欲出:他这一脉的开派祖师,就是朱权!

  就说一家小小的道观,哪来的龙虎山张天师的师刀和五雷都司令?

  那剩下的东西呢?

  一瞬间,李定安的眼眼里泛起了光。

  不求多,也不奢望其中有八大山人的作品或遗物,只求能碰到几件宁王爵位没被罢黜之前,王爷世子用过的东西就行。

  国宝不敢说,但妥妥的馆藏级文物。

  不过不能急,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要慢慢来……

  “这两方印包了……哦不,请了……”

  “啊?”

  都说了是闲章,不是法器。你一高人,要这东西有什么用?

  松驰的眼皮上下颤动,老道士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。

  管他那么多,给钱就行……

  手一挥,马尾青年心领神会,连忙走过来把连章装进了盒子。

  同时,跟在后面的三个人就明白了:李定安碰到好东西了。

  没人吱声,也没敢对眼神,都尽量板着面孔,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。

  看了一会儿,李定安又指了一件:“这件天蓬尺也请了……”

  雷明真探着头看了看:看材质像是桃木,说是尺,上面却没有刻度,反而刻了好多符和日月星辰,而且还是四棱形。

  天蓬尺,猪八戒用过的?

  当然不可能,雷明真只是暗暗的乐呵了一下。

  继续往前走,李定安又指了两样,一串云母念珠,一件黄铜的水盂。和之件的那件一样,刻满了符文,雷明真一个都不认识。

  这几样都还行,不说文物价值,既便站在宗教信仰的角度上,也绝对属于“宝器”之类的物件。

  当然,古董肯定有,只需要费点功夫。但所谓过犹不及,况且这老道士绝不是省油的灯,挑的东西太多,他肯会被怀疑:你是来请法器的,还是来进货的?

  浅尝辄止,李定安停下脚步,想了想,又轻轻的吐了一口气:

  “道长,我见观宇残旧,神樽蒙灰,着实感慨,愿助善款百万,请道长代我修缮修缮,你觉得呢?”

  百万?

  老道士的心脏狠狠的跳了一下:不要我觉得,只要伱觉得就行……

  他之前还在盘算,如果比对付小姐请的那几件巫器,道家法器肯定要翻一番,一件就该要十万,四件四十万,应该不算贵。

  但不料人家嘴一张,又翻了一倍还多?

  大款……

  刹那,豆豆眼里冒起了精光:“善信心存善念,必能天遂人愿!”

  李定安点点头,掏出了卡。

  马尾青年忙接了过来,又抱来了pos机,操作了几下,看着小票“滋滋滋”的冒了出来,他差点就乐出了声。

  一百万?

  来这五年了,第一次赚这么多……

  父子俩很是殷勤,说是一定要留下来吃一顿斋饭,李定安却婉言谢绝。

  一行四人告辞离开,车停在青石巷外,所以几人还是从进来的地方出去。

  出了侧门,又进巫观。

  付妍说师刀和五雷都司令就是老道士从这里面取出来的,以此来看,这里应该也有好东西。

  不过不急,下次再来看也不迟。

  思忖间,李定安不急不徐的往外走,纯粹是本能的反应,路过的时候又随意的捎带了一眼。

  但就是这一眼,又让他停下了脚步。

  墙上挂着一件铜制的项圈,做工很简陋,大致就是一根铜环,上面挂着几枚铜铃铛,又用铜链吊了一块坠饰。

  都不大,项圈不大,铃铛也不大,坠饰同样不大,将将大拇指肚那么一点,四四方方,裁切的很整齐。

  材质同样一般,反射着一点玉质类的润光,一看就是牛角的。上面刻着一枚符号,很抽像,感觉像是一只鸟。

  这东西之前进来的时候他就看到过,以为是苗族的饰物,又是铜的,也没有锁在柜子里,所以就没在意。

  但这会儿他满脑子都是“宁王”、“八大山人”、“牛石慧”,看到点东西就会产生联想。看到这只鸟的时候也一样,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就想:八大山人最擅画鸟,而且极具特色,没有一只不是翻白眼的。

  鸟翻白眼,闻所未闻,所以说,同样很抽像……

  正转着这样的念头,他猛的一顿,只觉咯噔的一声,心脏不争气的跳了两下:刚才说什么来着?

  八大山人!

  好家伙,捡大漏了……

  他一停,旁人自然也得停,雷明真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:“这是铜项圈吧……怎么了?”

  李定安定了定神,张口就来:“没怎么,就是觉得做工很别致……看,是不是挺圆?”

  这就别致了?

  你给我,我能掰的更圆……

  多年死党,又亲眼看着他捡了那么多的漏,两只大眼睛滴溜溜的就转了起来:“就一根铜环能有多别致?要是喜欢买就行了,又不像之前那些法器,还那么多讲究?”

  废话,不讲究怎么忽悠外行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