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宋皇后:过去三十余年,都是……(求月票!)_红楼之挽天倾
笔趣阁 > 红楼之挽天倾 >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宋皇后:过去三十余年,都是……(求月票!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宋皇后:过去三十余年,都是……(求月票!)

  书房之中――

  小几之上,两个茶盅热气腾腾,一股茶茗清香袅袅而升。

  山东布政副使董鹤龄眉头紧皱,面色微顿,心头忐忑不已。

  过了一会儿,就听到外间回廊中传来脚步之声,不大一会儿,抬眸只见孔懋甲缓步而来。

  “孔老先生。”董鹤龄连忙起身,朝孔懋甲郑重行了一礼,拱手说道。

  孔懋甲面上方才的郁郁怒气尽数不见,反而笑脸相迎,说道:“董大人,这次造访,未知有何指教?”

  董鹤龄闻言,面上却有些诚惶诚恐,说道:“孔老先生真是折煞学生了。”

  孔懋甲道:“董大人,这是登门还我先前借出去的数十万石米粮。”

  董鹤龄面上笑容微微一滞,低声说道:“孔老先生,现在藩司府库紧张,又加上麦苗受冻减产,藩台胡大人先前还说,只怕还要让朝廷拨付赈济呢。”

  孔懋甲笑了笑,落座下来,端起茶盅抿了一口,然后放下一旁的漆木小几上,说道:“董大人,我族中子弟在东昌府种植粮田,却被中丞大人又派吏员,清丈田亩。”

  这朝廷真是朝令夕改,当初说好的给他们孔家人免税田亩,现在却又要派人来清丈田亩。

  尤其那位宫中的天子,在潜邸之时就以刻薄而着称,现在竟有变本加厉之势。

  董鹤龄似是叫屈说道:“孔老先生,下官等在藩司也是如履薄冰,如今朝廷在北方诸省厉行新政,赵中丞更是催逼诸司,现在地方府县都要清丈,此事甚至闹到朝廷上去。”

  孔懋甲面色阴沉,道:“赵大人呢,最近一直不见他前来。”

  董鹤龄道:“赵大人去了青州府,不过孔老先生,如今京中似也是主张要不分官绅勋贵,皆在一体丈量之列。”

  孔懋甲默然片刻,说道:“清丈倒在其次,只是孔家子弟众多,在地方上如无营植粮米,难以维系族中子弟生计。”

  董鹤龄道:“这次对田亩的全面清丈,倒也并非是朝廷收回田亩,而是朝廷补缴一部分田赋。”

  孔懋甲一时不语。

  心头却已是愤恨不平。

  孔懋甲沉吟片刻,低声说道:“那董大人的意思是让我孔家配合新政了?”

  董鹤龄道:“不瞒孔老先生,京中圣上已经申斥过,还是得一体清丈,这次朝廷决心十分大,南方不少国戚勋贵,一个都没少。”

  一条鞭法和清丈田亩,归根到底还是割肉政策,没有到没收土地,所以斗争虽有,但尚闹不到天下皆反的地步。

  这也是平行时空的明廷、清廷能够推行成功的主要原因。

  孔懋甲脸上阴沉如冰,半晌说不出话。

  董鹤龄道:“孔老先生,听说宫中也很是震怒,如果不是韩阁老从中转圜,只怕圣上不知如何申斥。”

  崇平帝显然对所谓的衍圣公没有太厚的滤镜,当然,崇平帝推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之策以后,在东南诸省已经遭了不少编排。

  甚至一些类似《大义觉迷录》的小道消息已经开始编排、流传,即崇平帝得位不正。

  孔懋甲沉吟片刻,说道:“既然朝廷要推行新政,我孔家也并非不识事理之人,既是巡抚衙门和藩司衙门想要清丈,那就开始清丈罢。”

  “孔先生高义。”董鹤龄闻言,起得身来,避席而拜。

  孔懋甲又与董鹤龄说了几句话,而后吩咐着儿子孔有德将人送走。

  “欺人太甚!”孔懋甲目光愤愤,面容上满是郁郁怒气。

  出尔反尔的朝廷,宠信女婿的天子,这大汉的天,真的该变一变了!

  “父亲。”这时,孔懋甲的儿子孔有德进入书房,低声道。

  孔懋甲目光阴沉,低声说道:“派人去南关的马车坊。”

  先前,陈渊的部属阮永德曾向孔懋甲说过的联络之地。

  “是,父亲。”孔有德拱手一礼,应了一声,然后转身离去。

  孔懋甲面色变幻,目中现出思忖。

  他这也算是扶保正朔,拨乱反正。

  而此时此刻,在济宁府的一家客栈中,二楼――

  前赵王之子陈渊转眸看向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,说道:“今年,百姓的日子不大好过。”

  对面头上戴着毡帽的青年,豪迈面容上满是愁闷,说道:“刚刚经过一场雪灾,不知多少百姓冻饿而死,对朝廷早就是怨声载道了。”

  这身如铁塔,面容雄阔的汉子不是旁人,自然是逃亡山东的李延庆。

  当年,河南之乱以后,李延庆因事败逃亡齐鲁大地,后来与白莲教上的人搭上了线,后来就躲在泰山一带活动,渐渐形成一股势力。

  虽然贾珩派出过河南官军前往山东剿捕,但在灾情频仍,贪官污吏横行的齐鲁之地,不多久就有一批百姓重新落草为寇,啸聚山林。

  “先前那番薯不是在山东推广了,应该是有一口吃的。”陈渊面色微顿,温声说道。

  李延庆低声说道:“番薯产量高是高,但很多地方不敢种植,担心水土不服,庄稼绝收。”

  陈渊道:“一旦容这些百姓种植番薯,时间一长,人吃饱了肚子,心思也就安定下来了,也就不好煽动了。”

  这番薯也是那贾珩小儿捣鼓出来的玩意儿。

  李延庆重重点了点头,说道:“王爷所言甚是。”

  陈渊看向李延庆,沉吟说道:“最近就想法子做掉那保龄侯,此人是那小儿的爪牙。”

  李延庆正要凯酷应着,忽而就在这时,一个侍卫来到二楼,在陈渊耳畔低语几句。

  陈渊剑眉之下,带着几许阴鸷的目光紧缩了下,白皙面容上不由现出震惊之色。

  女真的肃亲王豪格,也来到了齐鲁之地?

  见得陈渊神色变幻,李延庆心头生出一股疑惑,问道:“公子,怎么了?”

  陈渊定了定心神,笑了笑,说道:“延庆兄弟,我们得了一个好帮手,有此人在,大事可期。”

  女真骁锐虽然不多,但却是敢战之卒,等到了此地,两厢联手,先解决了保龄侯史鼐,就可在山东闹将起来。

  至于盛京城中多尔衮与豪格争端,这些都与他没有什么关系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洛阳,行宫

  中午时分,贾珩用罢午饭,喝了一口茶,定了定摇曳难持的心神,正要起身。

  一旁的陈潇也放下筷子,拿起手帕擦着嘴,道:“你倒是不嫌腻。”

  贾珩道:“也是快要回京了。”

  陈潇乜了一眼那蟒服少年,说道:“走吧。”

  不让这人如意,回到京里也可能会出什么事儿。

  寝殿之中,暖阁中

  宋皇后这会儿也在女官的侍奉下,用罢午饭,端过茶盅品了一口,在午后日光的映照下,那张绮丽如霞的脸蛋儿,香肌玉肤之上绮韵团团密布。

  那张宛如春花秋月,丰丽如霞的脸蛋儿上,团团玫红玉韵萦而未散,心神有些说不出的羞恼。

  这个小狐狸,有时候真是折腾的没完没了了。

  听他刚才话里话外的意思,等会儿还想找她痴缠?

  真当她…不累呀。

  其实,丽人心底也知道一进神京城以后,再无相守之机,心底同样也有些贪念那缠绵悱恻的炙热和纠葛。

  否则,刚刚也不会半推半就地应下。

  “娘娘,这些饭菜撤下去了。”念云看了一眼那容色娇媚如花的丽人,垂下螓首,款步近前,柔声道。

  丽人摆了摆手,说道:“将饭菜撤下去吧。”

  “是,娘娘。”念云指挥着女官和嬷嬷撤了拢共也没有多几筷子的菜肴。

  倏而,似有一声幽幽叹息在地板澄莹如水的殿中缓缓响起。

  她现在也不知是因为然儿,还是因为……别的什么。

  念及此处,那张娇媚如花霰的玉容上,满是羞恼之色。

  就在这时,女官念云去而复返,盈盈一礼,低声说道:“娘娘,卫国公求见。”

  丽人闻言,心头不由一惊,心头暗暗咒骂,这才多久的工夫,他又过来了,简直讨债鬼一样。

  她欠他的吗?没完没了了,就那么稀罕她的身子?

  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,其实心头未尝没有得意,都这般大岁数了,还能迷得一位功绩足以名垂青史的少年武勋团团转。

  尤其是那种亲密相拥之时的稀罕和痴迷,更是让丽人一旦思之就为之悸动莫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